Friday, November 12, 2010

依氏蜥鲛

学名:Galeus eastmani 
命名者:(Jordan et Snyder, 1904)
中文名:依氏蜥鲛
科中文名 猫鲛科
科号科名:014 Scyliorhinidae
模式种产地:off Izu, Japan  大陆名:伊氏锯尾鲨     
栖息环境:礁区、砂泥底、近海沿岸  俗名 沙条     
栖息深度:10 - 10 公尺 食用鱼类:是     
有毒鱼类:否  观赏鱼类:否     
最大体长:40 cm  经济性:否 
台湾分布:东部、北部 
世界分布:西太平洋 
参考文献:台湾鱼类志(沉等, 1993)、中国动物志-圆口纲及软骨鱼纲(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Gecko cat shark, Gecko catshark
型态特征:
体型修长,近似圆柱形或稍纵扁。头平扁,头宽大于头高;尾部细长侧扁。吻端呈窄拋物线。眼大,椭圆形,下眼睑上部分化成瞬褶,瞬褶下方具一深沟。鼻孔斜 列,位于口前,前鼻瓣具一个三角形突出,无鼻须;无口鼻沟。口宽大,弧形,口闭时齿暴露;上下唇褶发达;齿细小,5-7齿尖型,多行使用。喷水孔小,新月 形,位于眼后。盾鳞细如绒化,3棘突3脊突。背鳍2个,小型,大小和形状略同,第一背鳍起点与腹鳍基底后端相对;臀鳍低而延长,内角突出,未达第二背鳍下 角后方;腹鳍大于背鳍;胸鳍宽而圆;尾鳍狭长,上缘具2纵行锯齿状大鳞,上叶颇发达;尾鳍下叶前部不显著突出,与中部连合呈倒三角形,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 刻,后部与上叶相连呈圆形。体褐色,体背具不显著之鞍状暗斑;背、尾鳍后端白色。
栖所生态:
栖息于较深水域的底栖性鱼类,生态习性了解不多。
地理分布:
分布于西太平洋区,由日本至东海,可能至越南、菲律宾。本省分布于北部及东北部海域。
渔业利用:
主要以底拖网捕获,一般捕获鱼体较小,故以下杂鱼处理,偶有人加工成腌熏制品。

Thursday, November 11, 2010

花尾猫鲛

学名:Eridacnis radcliffei 
命名者:Smith, 1913
中文名:花尾猫鲛
科中文名:原鲛科
科号科名;015 Proscylliidae
模式种产地:Off Jolo Light, Sulu Is., 6"11"50"N, 121°08"20"E, Philippines, Albatross sta. 5135, 161 fms  大陆名 斑鳍光唇鲨     
栖息环境:砂泥底、近海沿岸  俗名 沙条     
栖息深度:71 - 71 公尺 食用鱼类:是     
有毒鱼类:否  观赏鱼类:否     
最大体长:24cm  经济性:否 
台湾分布:南部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参考文献:台湾鱼类志(沉等, 1993)、中国动物志-圆口纲及软骨鱼纲(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Pygmy ribbontail catshark, Pygmy ribbontail cat shark
型态特征:
体型颇为修长。头平扁,头宽比头高大。头盖骨具眶上脊。吻中长而钝圆。眼中大,椭圆形,下眼睑上部分化成瞬褶。前鼻瓣短小,与上颌有一短距离,无鼻须;无 口鼻沟。口宽大,近三角形;无唇褶;口裂内部及鳃耙边缘具乳突;齿细小密列,3齿尖型。喷水孔小,新月形,位于眼后。盾鳞3棘突3脊突。背鳍2 个,第一背鳍位于胸鳍后角上方,上角圆钝,后角凹入,下角略尖突;第二背鳍大小及形状略同于第一背鳍;腹鳍小于背鳍;臀鳍低平,与第二背鳍约略相对;胸鳍 长方形;尾鳍狭长,上叶发达;尾鳍下叶前部与中部连合,狭长低平,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与上叶相连呈圆形。体灰褐色,腹部灰白,除尾鳍具垂直暗带 外,其余各部无特殊色斑。
栖所生态:
栖息于大陆棚或岛屿棚的底栖性鱼类。主要以硬骨鱼类及甲壳类为食,偶亦捕食乌贼。是鲨鱼中体型最小之一。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包括坦尚尼亚、亚丁湾、印度、安达曼群岛、越南、台湾及菲律宾等。本省分布于西南部海域。
渔业利用:
主要以底拖网捕获,一般捕获鱼体较小,故以下杂鱼处理

Tuesday, November 9, 2010

豹鲛

学名:Halaelurus buergeri 
命名者:(Müller et Henle, 1838)
中文名:豹鲛
科中文名:猫鲛科
科号科名:014 Scyliorhinidae
模式种产地:Japan  大陆名 梅花鲨     
栖息环境:砂泥底、近海沿岸  俗名 沙条     
栖息深度:80 - 80 公尺 食用鱼类 是     
有毒鱼类:否  观赏鱼类:否     
最大体长:49 cm  经济性:否 
台湾分布:西部、澎湖 
世界分布:西北太平洋 
参考文献:台湾鱼类志(沉等, 1993)、中国动物志-圆口纲及软骨鱼纲(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Blackspotted catshark, Darkspot cat shark, Black-spotted cat shark, Nagasaki cat shark
型态特征:
体型修长,近似圆柱形或稍纵扁。头短而宽扁;尾部细长侧扁。吻短,小于口宽之半。眼大,椭圆形,下眼睑上部分化成瞬褶。鼻孔斜列,位于口前,前鼻瓣近以三 角形,与上颌有一短距离,无鼻须;无口鼻沟。口宽大,亚弧形;上下唇褶短,见于口隅;齿细小,3-5齿尖型,多行使用。喷水孔小,半月形,位于眼后。盾鳞 细如绒化,3棘突1脊突。背鳍2个,小型,第一背鳍略大,形状略同,皆上角圆钝,下角钝尖,但不突出;第一背鳍起点与腹鳍基底后部相对;臀鳍比第二背鳍 小,后端微凹,后角微凸;腹鳍大于背鳍;胸鳍宽而圆;尾鳍略小,上缘不具2纵行锯齿状大鳞,上叶发达;尾鳍下叶前部微突出,与中部连合,中部与后部间有一 缺刻,后部与上叶相连呈圆形。体淡褐色,体侧具暗色横带及黑色斑点,三五成群夹杂,似梅花状排列;各鳍亦具黑色斑点。
栖所生态:
栖息于大陆棚斜坡的底栖性鱼类。卵生,在子宫中有数卵囊,胎儿在卵囊中发育至早期产出,
为卵生和卵胎生之间的中间类型。
地理分布: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台湾、韩国、大陆及日本。本省发现于东北部海域。
渔业利用:
主要以底拖网捕获,一般捕获鱼体较小,故以下杂鱼处理,亦有人加工成腌熏制品

Saturday, November 6, 2010

九道三峰齿鲛

学名:Triakis scyllium 
命名者:Müller et Henle, 1839
中文名:九道三峰齿鲛
科中文名:平滑鲛科
科号科名:018 Triakidae
模式种产地:Japan  大陆名:皱唇鲨     
栖息环境:礁区、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舄湖  俗名:沙条     

栖息深度:1 - 1 公尺 食用鱼类:是     
有毒鱼类:否  观赏鱼类:否     
最大体长:150 cm  经济性:是 
台湾分布:南部、东北部 
世界分布:西北太平洋 
参考文献:台湾鱼类志(沉等, 1993)、中国动物志-圆口纲及软骨鱼纲(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Banded houndshark
型态特征:
体颇延长,前部粗大,后部细小。头平扁而略短。吻短,吻端宽圆。眼椭圆形,眼眶隆脊明显,具瞬褶。前鼻瓣稍延长如叶片状;远离口裂;不具口鼻沟。口裂呈浅 弧状;上唇沟延伸几与上颌缝合部相对;齿多而近似刀状,上下颌齿同形,多行在使用,每齿均具一中央齿头,向后或向外弯曲,两侧各具1-2小齿尖。喷水孔 小。盾鳞具3棘突2纵脊。背鳍2个,形状相同,第二背鳍较小;前缘圆凸,后缘深凹,上角钝尖,下角延长尖突;第一背鳍起点在胸鳍内角之上方或稍后;第二背 鳍起点在臀鳍之前;腹、臀鳍皆较第二背鳍小;胸鳍等大或略大于第一背鳍,成鱼呈宽三角形;尾鳍狭长,稍大于头长,上叶颇发达,下叶前部稍突出,中部较低, 与后部间有一深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圆钝。体灰褐带紫色,腹面淡色,沿体侧具许多宽鞍状斑及散布稀疏之黑点,随着成长而黑点渐消失。
栖所生态:
栖息于大陆棚或岛屿棚的底栖性鱼类,经常出现于河口区域或港湾浅水域,特别是有底藻覆盖的砂泥地,能忍受低盐度。主要以小鱼及甲壳类为食。卵胎生,一胎可产下10-24只幼鱼。
地理分布: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由南西伯利亚至台湾。本省多分布于西南及东北部海域。
渔业利用:
主要以底拖网或延绳钓捕获。肉质不佳,一般皆以下杂鱼处理,或可烟熏食之。

丁香鱼

鱼虽然个体小,但营养价值很高,系小型经济鱼类。它体圆状而侧扁,身长2—3.5厘米;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眼大,吻圆突;无棱鳞,无侧线。其个体虽小,闻之似丁香花味,体形似渔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鱼。分布于我国东海,主要产地在浙、闽两省的近海水域。
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整条可食;又是海产的调味品。佐餐时,用它泡汤、或拌凉菜、或炒蛋等均宜,香味扑鼻,生津开胃。据祖国药典记载:“海蜒,味咸性温,有清热、止泻之功效。”民间还用于治疗慢性肠炎、肺结核等症。
据分析,丁香鱼含大量烯酸(DHA)和廿碳五烯酸(EPA),这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预防和治疗心血管循环系统的疾病具有特殊疗效。而脂溶性的VA、VE,对人体防癌,抗癌延缓衰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丁香鱼要冷冻保存才不会变色变味,食用时用温水略为漂洗,可以去除冰渣,日本人常用来煮粥食用,台湾人也如此,对儿童与老人最为滋养。

躄鱼

躄,在汉语字典里作“跛脚”解,故躄鱼又名“跛脚鱼”。
躄鱼生活在热带的珊瑚礁或海藻繁茂的海底。与鮟鱇同类,体形和颜色随周围环境改变,很难辨认。
躄鱼有和鮟鱇相似的触角,前端有饵样的皮肤,用它呈8字形摇动,引诱鱼上钩而一口吞下。
不大会游水,使用胸鳍和腹鳍行走,样子很像蛙。 大概因此而得名。
躄鱼属(Antennarius):鮟鱇目躄鱼科的1属,有24种,通称躄鱼。体稍侧扁,腹部膨大。头大,额部常具一凹窝,或无凹窝。眼小,上侧位。口较 大,上位,下颌突出。两颌牙尖锐,排列呈梳状。鳃孔为一小圆孔,位于胸鳍基部下方或后方。鳃耙退化。头、体和尾部裸露或被小鳞,或被绒毛状小棘,还常具肉 质须状突起。背鳍具3鳍棘,第一和第二鳍棘互相靠近,位于吻部,第一鳍棘又叫吻触手,第三鳍棘在眼后头部,鳍条部具12~14鳍条;臀鳍具 6~8鳍条,鳍条全部或部分分支;胸鳍较长,具假臂;腹鳍5,近喉位,具4或5不分支鳍条;尾鳍圆形。
躄鱼为暖水性近岸底层小型鱼类,主要产于印度-西太平洋,北起中国、日本、南至澳大利亚,大西洋西侧亦较东侧多。为热带和亚热带海鱼类,常潜伏于海湾滩 涂、浅海地区岩礁及珊瑚丛中,以假臂状胸鳍在海底匍匐爬行,常摆动吻触手诱食小鱼及底栖甲壳动物,遇敌害时腹部即充满空气漂浮于水面。大都产浮性卵。有时 个别个体随暖流达高纬度海域。有些种类体色随环境变异。中国产5种,即三齿躄鱼、毛躄鱼、钱斑躄鱼、驼背躄鱼、黑躄鱼。躄鱼个体小,皮肤粗糙,不作食用, 多作肥料。

广吻篦鲛

学名:Apristurus macrorhynchus
命名者:(Tanaka, 1909)
中文名:广吻篦鲛
科中文名:猫鲛科
科号科名:014 Scyliorhinidae
模式种产地:Near Misaki, Japan  大陆名 平头光尾鲨     
栖息环境:深海、近海沿岸  俗名 沙鱼     
栖息深度:300 - 300 公尺 食用鱼类 否     
有毒鱼类:否  观赏鱼类:否      
最大体长:66 cm  经济性:否 
台湾分布:东部、东北部 
世界分布:西北太平洋 
参考文献:台湾鱼类志(沉等, 1993)、中国动物志-圆口纲及软骨鱼纲(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Flathead cat shark, Flathead catshark
型态特征:
体延长,前部纵扁,后部侧扁;体柔软。吻长,宽而扁,约为眶间隔的1.5倍;口长吻长大于口宽。眼中大,背位,眼径约为眶间隔的1/2倍,下眼睑上部分化成瞬褶。前鼻瓣三角形突起。口较宽,弧形;唇褶发达;齿细小密列,上下颌齿同型,具3-5齿尖,齿数约42。喷水孔颇小,位于眼后角。背鳍2 个,狭小,两背鳍间距大于第二背鳍基底;第一背鳍稍小于第二背鳍,起点位于腹鳍基底末端;第二背鳍起点与臀鳍基底中部相对;胸鳍宽大,前缘与后缘圆凸,外缘长大于吻长;臀鳍基底长,距尾鳍比距腹鳍近;尾鳍长但窄,尾椎轴低平,上叶发达;尾鳍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低平而与上叶相连。体一致为灰黑色,腹面较淡,背鳍及胸鳍前缘和尾鳍缘均为黑色,背鳍及胸鳍后缘和腹鳍及臀鳍缘淡色
栖所生态:
深海鱼类,可能为底栖性,生态习性不甚明了。
地理分布: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台湾及日本。本省发现于北部及东北部海域。
渔业利用:
主要以底拖网捕获,一般以下杂鱼处理。

鲸鲛

学名 Rhincodon typus 
命名者 Smith, 1828
中文名 鲸鲛
科中文名 鲸鲛科
科号科名 013 Rhincodontidae
模式种产地 Table Bay and South Africa  大陆名 鲸鲨     
栖息环境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舄湖  俗名 豆腐沙、大憨沙栖息深度 2 - 2 公尺 食用鱼类是.有毒鱼类观赏鱼类否     
最大体长 2000 cm 经济性
台湾分布 东部、南部、澎湖、绿岛 
世界分布 全球性 
参考文献 台湾鱼类志(沉等, 1993)、中国动物志-圆口纲及软骨鱼纲(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英文俗名 Whaleshark, Whale shark, Basking shark
型态特征
体呈圆柱状或稍纵扁;体侧隆脊明显;头扁平而宽广。吻短。眼小,侧位,,无瞬膜。喷水孔更小,位于眼后方。鳃裂特大,具独特之过滤构造,含横断每一鳃裂之 薄板,另鳃弧上具许多角质滤耙,分成许多小枝,交叉成海绵状之滤器。口裂极大,前位,横向;口角具唇褶;无口鼻间沟。第一背鳍远大于第二背鳍;胸鳍特大, 为稍窄之镰刀状;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大,基底亦相对;尾鳍叉形,上尾叉几比下尾叉长2倍,由上叶及下叶之中部、后部组成,下尾叉则由下叶前部突出而成。体呈 灰褐色至蓝褐色,体侧散布许多白色斑点及横纹,而这些斑纹排列呈棋盘状。
栖所生态
栖息于温带及热带海域之沿岸、近海或外洋水域。性喜于表层巡游,通常独游,亦有群游的时候,多时可达百尾以上;巡游时通常伴随其它大洋性鱼类,如鲔及鲭等,体侧亦常有印鱼吸附或其它小鱼随行。以浮游生物为食,有时亦食巡游性甲壳类、小鱼及乌贼等。通常于日落后开始觅食。
地理分布
全球性温、热带巡游鱼种,适合水温约在21-25℃间,为体型可长至最大的鱼类,可达20公尺左右。本省北部、东部及南部海域均有捕获记录。
渔业利用
一般由定置网、围网或镖旗鱼法等渔法所捕获。食用鱼,具有市场行情,最好时一公斤可达五、六百元。偶而被捕获,但通常体积庞大,即使行情差时,亦可为渔民带来一笔相当可观之收入。其肉可炒食或制鱼桨、鱼丸、鲨鱼腌等均可;各鳍可晒成鱼翅;肝富含油质,可制成维他命或鱼肝.

马鲛鱼·

 简介
马鲛鱼 学名:蓝点马鲛鱼 拉丁名:Scomberomorus niphonius 俗名:鲅鱼、竹鲛
体形狭长,头及体背部蓝黑色。上侧面有数列蓝黑色圆斑点,腹部龙白色,背鳍与臀鳍之后有角刺。在夏秋季常结群作远程洄游。
马鲛鱼刺少肉多,体多脂肪,与“雪菜”同烧鲜美异常,可作“熏鱼”,也可用盐腌制,是下饭佳肴。

生态特征
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最大个体长可达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以中央脊 长而且最高、头长大于体高、口大,稍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体侧中央有黑色圆形斑花背鳍2个,第一背鳍长,有 19~20个鳍棘,第二背鳍较短,背鳍和臀鳍之后各有8~9个小鳍;胸鳍、腹鳍短小无硬棘,尾鳍大,深叉形。

产地、产季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主要渔场有舟山、连云港外海及山东南部沿海、每年的4~6月份为春汛,7~10月份为秋汛,5~6月份为旺季。